在中國,最早作為觀賞魚養殖的魚種是金魚。書載“晉桓沖游盧山,見湖中有赤鱗三尖 之魚,名頻短,后呼曰金魚,自宋始有畜者”。宋朝時期,觀賞魚主要以池養為主,一直流傳到現代,但觀賞魚類漸漸呈現出向錦鯉養殖的趨勢。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養魚需求的提高,過濾器材已經能夠做到個性化配置、一站式配齊,且正迎來自動化、智能化的變革。完善的過濾系統將攜手智能一體化系統,為觀賞魚的生長環境提供24h全天候智能監測,預警,自動化日常清潔調控水質,應對風險等有效的便捷服務。讓觀賞魚愛好者們能夠更單純、輕松地享受養魚的快樂。
池水的清澈潔凈度不僅影響觀賞度更是養好魚的關鍵所在,每個漂亮魚池的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過濾系統,怎樣的過濾系統配置及組成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庭院魚池清澈潔凈的秘密又是什么?前面了解了過濾原理、過濾方法和過濾系統的方式之后,接下來是該著手準備過濾系統的建設了吧?那么對于過濾系統的基本配置及組成,你知道哪些呢?
相信大多數魚友寵物錦鯉養久了,總有些事情是繞不過去的,比如今天的話題:過濾系統的配置。玩久了基本上都會碰到這個問題,而且不僅僅是養錦鯉,甚至擴大到與水族相關的種種,養魚養草養海缸等等,都繞不過過濾這道坎。
其實,對于觀賞類水體而言,一個合適的過濾循環系統,既能有效地維持水質的穩定,降低平時維護的工作量,又能提高觀賞價值,從而營造養寵錦鯉的健康生態環境。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很少系統性地闡述,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呢,小編打算捋一下,一個完善的過濾系統需要哪些基本的配置才算合格?文章比較長,盡可能說的生動不那么枯燥。
過濾,說白了就是利用水泵等動力設備,在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水體中形成一個水流的循環,以達成活化水體及凈化水體的目的。
從過濾實現的本質上分:
物理過濾
簡單說,就是在水體循環的某一環節中,通過一些能夠透水的介質或設備,將水體中的固態雜質吸附或分離出來。
生化過濾
其目的就是形成一個以硝化菌群落為核心的水質凈化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硝化系統,而這往往還需要結合物理過濾一起來實現。對于整個過濾來說,硝化系統只是偏核心的一部分,整個過程應該是由氨化系統和硝化系統(部分封閉式過濾循環中還包括反硝化系統)組成的。氨化系統指的是生活在水體中的各種異養菌(腐生細菌),將水中的魚類排泄物,食物殘餌等有機雜質分解成氨的過程。氨化系統所產生的氨,對所有生物來講,都是有劇毒的,而硝化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處理氨化系統所產生的氨。
硝化菌(亞硝酸菌和硝酸菌)屬于好氧菌,其理想的生存繁殖環境為25度左右的避光環境,同時有著水流的存在(水流自然會帶來充足的氧氣)。
一個理想的過濾循環,一定是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兼備,兩者結合相互作用的。
過濾系統的基本組成及配置:
1、底部進水系統
——底部污物,有機物,樹葉,污泥等等由進水系統進入至過濾系統。
2、面部面水收納系統
——將飄浮水面的灰塵樹葉及所有飄浮物收納進濾池(也可加裝奧利仕的魚池水面垃圾收集器)。
3、污物沉淀系統
——污物進入做一個沉淀停留的過程。
4、物理過濾系統
——阻隔魚類糞便及食物殘渣,讓這些有機物等自然地停留在過濾材料上。
5、狀元王生化過濾系統
——該系統掛膜快、生物膜發育良好,生物易吸收和降解,有豐富的生物群落,構成菌類、藻類、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長的食物鏈,養殖水中所含的有機物和營養物等通過與生物膜中多條食物鏈的接觸,發生遷移和轉化,降解成為最終產物CO2、H2O、NH3-N,NOx-N,PO4等,同時又通過硝化、反硝化、同化等過程而被除去,從而達到很高的凈化效率;同時,該系統中的狀元王過濾毛刷生物膜長食物鏈能高效地消耗細菌、藻類、原生動物,生成后生動物而使生物量大幅度減少,致使剩余污泥量很少,不會污泥膨脹,僅為活性污泥法工藝的1/20,可1-2個月排出污泥一次,且污泥脫落數量很少,只需要簡單處理和恢復使用即可,投資少,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安裝、維護方便。
6、礦物質析解系統
——把水凈化后,使用綠色環保生化石(珊瑚石、火山石、陶瓷環、吸氨石、細菌物)等,增加水中礦物質的析出。養殖水中礦物質高,魚的色澤鮮艷亮麗。
7、殺菌系統
——為魚兒的生活環境加上一道保護,可以更好的破壞水中微藻料的生長。保持水質清澈見底。
8、增氧曝氣系統
——增加水中溶氧量,養殖魚兒不缺氧。保持高效生態鏈。(加裝增氧泵)
9、水循環系統
——根據池子的大小來保證池水經過過濾系統的流量及流速。
10、底部排污系統
——正常循環過濾的水。在經過硝化與反硝化后一段時間后,可以及時將污水排出。
讀到這兒,你是否對過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呢?其實,很多人在做過濾系統時更容易忽略優化過濾系統的組成。你說我的魚池做了過濾,但還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原因很可能是其中一部分沒做或者沒做好。過濾系統運行的同時水循環,從而增加水體含氧量,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缺少哪個環節都有可能導致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