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凈水設備領域,反滲透技術已經成為凈化水質的關鍵手段。其中,脫鹽率和透鹽率是衡量反滲透凈水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標。今天狀元王凈水將帶你深入了解這兩個概念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們反滲透凈水設備的性能和原理。

首先,我們來了解脫鹽率。脫鹽率指的是通過反滲透膜從系統中去除可溶性雜質的比例。具體計算公式為:脫鹽率 = (1 - 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 × 100%。這意味著,進水含鹽量越高,脫鹽率的計算值越低。反滲透膜的作用就是在水分子和溶質之間設置一道屏障,只有水分子能夠通過,而溶質則被截留在膜的另一側,從而實現凈水的目的。
接下來是透鹽率。透鹽率指的是進水中可溶性雜質透過膜的百分比。這個指標與脫鹽率是互補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透鹽率 = 100% - 脫鹽率。透鹽率的高低反映了膜元件的性能和選擇性。一般來說,高脫鹽率的反滲透膜元件具有較低的透鹽率,這表明它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雜質。
值得注意的是,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制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致密度。脫鹽層越致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這是因為致密的脫鹽層能夠更好地阻擋大分子和離子通過,從而提高脫鹽效果。
反滲透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一般來說,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而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超過了98%。對于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反滲透的脫除率也可以達到98%以上。然而,對于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機物,其脫除率可能會較低。
總之,反滲透凈水設備的脫鹽率和透鹽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了解這兩個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選擇和使用反滲透凈水設備,為我們的生活和工業生產提供安全、純凈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