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水的定義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鹽類物質的含量,即鈣鹽與鎂鹽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則小。
硬水的標準
按照美國WQA(水質量協會)標準,水的硬度分為6級:0~0.5GPG為軟水,0.5~3.5GPG為微硬,3.5~7.0GPG為中硬,7.0~10.5GPG為硬水,10.5~14.0GPG為很硬,14.0GPG以上為極硬。以上海為例,大部分地區的生活用水為各自來水凈化處理后的自來水,硬度范圍為8~14GPG,按照WQA標準屬于硬或是很硬范圍。
硬水的由來
當水在大氣中凝聚時,它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叫做碳酸的弱酸。該酸最終隨雨落到抵上,然后流過土壤上部到達巖石層,碳酸溶解了石灰(碳酸鈣和碳酸鎂),中和,并同時變硬。
水質變得越來越硬的原因
1、人口的大量增加;
2、工業化進程造成的污染;
3、水體循環使用周期加快。
所以不得不超采大量的地下水,使得自來水的硬度越來越高。
硬水的危害
1、WHO(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人類80%的疾病與水有關。
2、長期飲用高硬度的生活用水,會引起心血管、神經、泌尿、造血等系統的病變。
3、燒開的水口感差,且場場造成壺底結垢,嚴重影響飯菜的味道和質量。
4、淋浴時,頭發、皮膚常有干澀發緊的感覺,傷害皮膚并使皮膚加快衰老。(對嬰幼兒的傷害更大)
5、洗滌衣物時,浪費洗滌劑,且衣物不宜洗凈;洗后的衣物發脆變硬,并殘存有洗滌劑的味道。
6、餐具、潔具上常常會出現水漬、斑點,需要經常清洗,水池甚至墻壁上出現水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