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個廢水比是什么意思呢?凈水器為什么會產生廢水?家用凈水器廢水比多少合適呢?是不是越低越好?廢水多是怎么回事?
凈水器廢水比什么意思?
凈水器廢水比可以說是一個單位,也可以說是一種裝置。
從單位概念講:
廢水比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純水機產生的純水與排放的廢水的體積比。一般采用RO膜過濾的凈水設備采用廢水比一說,其依靠反滲透膜對自來水進行凈化,自來水被壓縮通過反滲透膜后,變成了純水和廢水兩部分,純水和廢水的比例就是廢水比。比如純水機的“廢水比1:3”,就是指純水機在制水時,每制1份純水就會產生3份廢水。
從裝置概念上講:
可以理解為凈水器的一個節流裝置,可以控制廢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排放,通常通量越大安裝的節流裝置(廢水比)也越大。這個數值也表示廢水電磁閥在RO機的作用,每次泵啟動時,對RO膜進行沖洗,防止RO膜堵塞。廢水電磁閥的廢水比一般為:150CC、200CC、300CC、 400CC、420CC、1100CC、1200CC、1500CC等等,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定做相應的廢水比。

凈水器為什么會產生廢水?
市面上有眾多凈水器,而會排出“廢水”的凈水器往往是RO反滲透凈水器,因為它的核心部件反滲透膜在工作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液體濃縮的過程,水中的含鹽量隨著水流過反滲透膜表面不斷的增加,水的滲透壓也不斷地增加。當滲透壓增加到增壓泵的壓力時,水就不能通過反滲透膜流入凈水一端。另外由于水中礦物質濃度的不斷增加,一些礦物質就會在反滲透膜表面沉積下來,并堵塞反滲透膜的孔隙,導致反滲透膜產水量下降和脫鹽率下降。
RO反滲透凈水器工作的過程中要避免以上現象的發生。所以,會有一部分水對反滲透膜進行沖洗,而沖洗所使用的水將被排除,稱為“廢水”,所有反滲透膜都有一個能將進水制成凈水的比例,稱之為“回收率”。(自來水被壓縮通過反滲透膜后,變成了清水和濃水兩部分,清水和濃水的比例就是廢水率。)
廢水比多少合適?
1:3是凈水器最初制定的最標準的配比。包括經濟發達的國外,也是普遍采用這種黃金廢水比。目前隨著技術革新,凈水器的廢水比已經可以控制在1:1范圍內,有的可以達到1.5:1。廢水比會受到水源、水質、溫度、壓力的影響,所有凈水器的廢水比都是實驗室理論數據。
另外,廢水比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
廢水多是怎么回事?
在排除因凈水器產品自身損壞的情況下,隨著凈水器使用的時間越長,廢水與純水的比例會更大,這是怎么回事呢?RO反滲透膜過濾精度可達0.0001微米,從而通過物理滲透技術將水中的一切大于RO膜孔徑值的雜質全部去除。此種方式過濾效果雖好,但會導致部分濃度較高的水不能流入,只能當作廢水排出。
這也就是純水機廢水的來源以及廢水較多的原因。隨著純水機的使用,RO膜慢慢被一些過濾的雜質堵塞,造成越來越多的水水無法通過RO膜,這樣就會造成純水逐漸減少,而廢水逐漸增多。
當然,機器排放的純廢水比例和原水也有一定關系,原水水質越干凈,廢水排放比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