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通過脫除海水中的鹽分生產出可供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的淡水,是水資源開源增量的有效途徑。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國際上海水淡化技術日趨成熟,相關研究主題和內容也在不斷深化或調整。
目前,海水淡化技術種類很多,有蒸餾法、膜法(反滲透、電滲析膜蒸發等)、離子交換法等,但適用于大規模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蒸餾法和反滲透法。反滲透、蒸餾法作為目前的主流技術,反滲透(RO)、低溫多效蒸餾(MED)技術占據國內64%、35%產能。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占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于海外項目。
反滲透技術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同時,反滲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種無機離子、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溶質,從而取得凈制的水。現已大規模應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鍋爐用水軟化和廢水處理,并與離子交換結合制取高純水,乳品、果汁的濃縮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劑的分離和濃縮方面。
在我國,海水利用先后被列入“十三五”、“水十條”等國家重大規劃,沿海各省市均將海水淡化作為重點領域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及水資源戰略規劃中,與政策利好同步,加快反滲透法等海水淡化關鍵技術的國產化和產業化,正在沿海城市逐步得到推廣應用,擴大市場份額。反滲透膜技術應用海水淡化,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