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由于福島核事故已經累計積存了數百萬噸的核污水,日本政府不顧反對將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核污水排放入太平洋,此事件引起了國內外環保組織和許多國家的強烈反對聲討聲音,核污水除了排海還有其他處置方法嗎?

蒸汽釋放
美國三里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后,曾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可是日本國找了2個借口,一個是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量比三里島的要多,第二是蒸發后的核污水還會越過大海,再凝結成水滴并通過降雨污染其他地方,(這個借口屬實好笑,難道直接排海就不會越海污染了嗎?)其實原因壓根不在這,而是蒸汽釋放后還會產生核污水的固體廢物,必須再次進行深度處理處置,這一蒸一處理,經濟成本馬上就增加了,而且二次廢物還是會繼續影響日本國本國環境。
氫氣釋放
把核電站ALPS處理過的核污水電解成氫氣(內含氚氣)和氧氣,然后在離地面20米處釋放到大氣中
砂漿固化、地下掩埋
把水泥、沙子添加到核污水中,把核污水固化,然后填埋在地下,這樣核污水中放射性元素仍然會繼續衰減,即使在未來混凝土和砂漿開始降解時,也可以確保安全,這樣的方法可以半永久性地消除污染水泄漏到大海中的任何風險。這不是沒有先例的,曾被美國薩凡納河核設施污水處理站采用了。要說缺點,就是風險自始至終留在日本本土上。
過濾和吸附
使用特殊的過濾材料和吸附劑,將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捕獲和吸附,從而凈化水體。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使水體達到安全排放標準。
反滲透膜具有膜孔徑小、對大多數離子的截留效率高、去污系數高等特點,因此在放射性發水的處埋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例如,加拿大喬克河實驗至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反滲透處理放射性廢水。他們結合使用微濾和反滲透來濃縮放射性廢水。將濃縮溶液蒸發,然后用瀝青固化。最后將固化體放入200升的鋼桶中進行處理。本工藝最終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該處理設備處理能力為2200t.a-1。此外,波蘭核化學與技術研究所采用三級反滲透工藝處理含絕放射性廢水西班牙采用反滲透技術處理Acerinox鋼鐵公司(Acerinox集團)產生的意外放射性廢水。因此,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反滲透技術對于核廢水的處理還是可行的。對于今后的用水安全,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在某種程度上起著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