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來,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正當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國際社會質疑。日方迄未解決國際社會關于核污染水凈化裝置長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數據真實準確性、排海監測安排的有效性等重大關切。中方等利益攸關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當、不合理、不必要。
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預計為200到210噸,每天的排放情況將在次日公布。首次排海每天將排放約460噸,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從2011年3月11日海嘯引發地震,使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到如今已過去12年。事發之后,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需要持續注水為反應堆降溫,加上地下水和雨水的滲入,形成大量核污染水。
如今,日本積存的核污染水已超過130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天超100噸的速度增加,預計未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如果核污染水一直增加,排海將會一直持續。
日本政府推進核污染水排海,引來日本國內漁業團體、太平洋沿岸地區、南太平洋島國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質疑。
外交部就日本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發表談話
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這一錯誤行為。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是重大的核安全問題,具有跨國界影響,絕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自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以來,人為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沒有先例,也沒有公認的處置標準。12年前發生的福島核事故已經造成嚴重災難,向海洋釋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日方不應出于一己之私利,給當地民眾乃至世界人民造成二次傷害。
日本政府沒有證明排海決定的正當合法性,沒有證明核污染水凈化裝置的長期可靠性,沒有證明核污染水數據的真實準確性,沒有證明排海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安全無害,沒有證明監測方案的完善性和有效性,也沒有同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強行啟動向海洋排放福島核污染水,屬無視國際公共利益的極端自私和不負責任之舉。日方所作所為是將風險轉嫁給全世界,將傷痛延續給人類的子孫后代,成為生態環境破壞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國人民健康權、發展權和環境權,違背自身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日方將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同時也將自己置于國際被告席,必將長期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人民至上,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食品安全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