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媽媽去云南旅游帶回來一瓶“雙胞水”,引起廣泛關注。據悉,“雙胞水”是由云南省普洱市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雙胞水廠生產的包裝飲用水。墨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關注到這一情況,正在處理。墨江縣宣傳部工作人員亦表示,當地正在調查此事。
在該網友發布的圖片中,這款“雙胞水”外包裝上印有一對雙胞胎頭像,介紹上寫著,“青箐雙胞水,取之于北回歸線穿城而過的密林山箐中間水質純正,口感甘冽。傳說,諾瑪阿美曾為墨江播撒下神水,有常年不孕的夫婦喝下此水后便受孕喜得雙胞,故得雙胞水之美名。”
時下,有各式各樣打著各種概念的瓶裝水,但“雙胞水”可能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公開報道顯示,“雙胞水”的生產地云南墨江,的確有著濃厚的“雙胞文化”。
比如,每年5月,墨江縣都會舉行國際雙胞胎節。據說當地共有1200多對雙胞胎,雙胞胎出生概率超過全球2‰的水平,被稱為“雙胞之鄉”。墨江一些道路也以“雙胞”命名,甚至還打造了“中國墨江國際雙胞文化園”、“雙胞井”、“墨江國際雙胞小鎮”等景點。
從公開信息看,這一切主要源自一個美麗傳說,稱當地有一口雙胞井,井水清澈。據村里的人講,喝了井里的水,就會生下雙胞胎。
而發展到今天,針對當地雙胞胎出生率較高的現實,據此前報道,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的工作人員表示,有一些專家來此取了井水回去做測試,發現相較于其他地方的水質,這兩口井內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可能是要略高一些。
于是,“雙胞文化”便流傳開來,當地也順勢以此為噱頭發展“雙胞”經濟,雙胞文化景點、“雙胞水”等正是具體的產物。
弄清楚了當地“雙胞文化”的來龍去脈,對于這樣的“雙胞水”大家倒也大可一笑置之,到當地旅游圖個新鮮,消費一下,也未嘗不可。而其“出廠價僅有1塊、8毛和5毛”,也未必真有人相信喝了就能生雙胞胎的奇效。但是,相關產品在宣傳、營銷上,確實應該把握好邊界,避免帶來誤導。
客觀說,此次曝光的“雙胞水”包裝廣告中并沒有明示有生育雙胞胎的功效,只是以神話傳說為賣點介紹產品,具體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還有待監管部門權威界定。但也有律師指出,綜合上下文和整體廣告宣傳的內容,若無法準確提供相應傳說的真實來源,也可能涉嫌虛假宣傳。
而在回應中,該水廠負責人明確表示,“現在好多人不生小孩,喝了我們的水都生了”,則明顯有夸大和誤導的嫌疑。
道理很簡單,從科學角度,能否生雙胞胎,主要因素包括遺傳、環境、營養等多種,是一個非常復雜也很難以定量歸因的問題,任何單一歸因都可能是違背科學原則的。
事實上,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諸如喝水與長壽、喝水與治某種病等相關聯的說法,幾乎都是停留在傳說層面。但若涉及具體產品的功效,一定要將傳說和科學區分開來,避免越界和走火入魔。
因為一旦突破了合理邊界,不僅誤導消費者,違反相關法律,還可能破壞傳說的“美感”,反而適得其反,影響到消費者的認同。
相關營銷和廣告措辭的合規性以及水質是否合格,不妨等等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認定。
同時,此事對一些發展特色產業,或是以傳說、神話故事等為經濟IP的企業與地方來說,也是一種提醒,經營活動中,一定要把握好傳說與科學,“故事”與真實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