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設備進水加堿有什么不好(這樣才能保證設備運行良好)EDI(Electrodeionization)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它科學地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融為一體,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實現水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達到水的深度凈化除鹽,并通過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裝填樹脂進行連續再生,那么怎么才能保持EDI超純水膜堆一直處于穩定運行狀態呢?一起跟隨狀元王來看一下吧:
(1)控制工作電流: 一般工作電流低于極限電流;
(2)倒換電極:倒換電極可以有效地減輕膜及陰極上的水垢,一般水垢往往沉積在濃水室的陰極表面上,倒換電極后,濃水室、淡水室也相應倒換造成水垢的不穩定狀態,因而可以減輕結垢,保證EDI超純水設備正常運行。
(3)酸洗:酸洗是消除沉淀的有效方法,水垢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進行酸洗,酸洗周期是根據除鹽率下降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1-4周一次,一般采用鹽酸,酸液濃度1-2%,不宜過高,若濃度大于3%,會使離子交換膜受損,酸洗一般采用循環酸洗,濃水,淡水和極水室一次酸洗的方法。酸洗時間一般1-2小時或酸洗到近處電滲析器的酸洗液pH值不變為止。酸洗后用清水沖洗到進出水的pH相等為止,對于硫酸鈣沉淀,可先用10%濃度的碳酸鈉溶液清洗后,再酸洗。
(4)堿洗:酸洗不能取出有機沉淀物,對于這類污染層可以用堿性食鹽水清洗,使有機物消除,堿洗液一般由9%NaCl(最好用精鹽)和NaOH組成,堿洗時間30-90分鐘,結束后用清水沖洗到合格為止。堿洗可以利用酸洗系統進行,一般不另設裝置。
(5)定期拆洗: 采用上述方法不能回復除鹽率時,應把EDI膜堆拆開清洗,重新組裝一般1-1.5年電滲析需要拆洗一次。EDI裝置的膜損壞會導致膜的氧化腐蝕。
那如果在進水時加堿有什么壞處?
EDI處理效果下降,會影響EDI處理水的效果。
生產設備的損壞會導致生產停滯和生產成本增加。
EDI超純水設備的出現是水處理技術的一次革新,它具有技術先進、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等優點,無需酸堿再生,徹底解決了酸堿消耗和化學污染等問題,使用EDI超純水設備的客戶可以根據以上方法維護超純水膜堆一直出去與穩定運行狀態的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以上就是狀元王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您想了解關于供水、凈水的問題,可以私信,留言,歡迎大家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