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就是以較大的水流速度從濾層底部進水,使濾料顆粒發生流態化,污泥隨反洗水從頂部排出,因水流方向與向下過濾方向相反,故稱反洗。
反洗時,關閉進水閥Kl和出水閥K2,開反洗水排水閥K4和反洗水進水閥K3,反洗水由過濾器底部經多孔板水帽配水系統,均勻分配在整個濾料層水平截面上。控制水流速變,使濾層發生流態化,濾料在懸浮狀態下得以清洗,沖洗至濾料基本干凈為止。沖洗水經排水閥排入地溝。沖洗結束后,過濾重新開始。
反沖洗是過濾器的重要運行操作,反沖洗流速控制不當,可能產生濾料流失、承托層錯 勸和沖洗效果差等問題。
從過濾開始到沖洗結束這一階段的工作時間稱為濾池工作周期,從過濾開始至過濾結束 這一階段的實際工作時間稱為過濾周期。實際工作時間是濾池過濾運行的有效時間,不包括池停止運行所占用的時間。過濾周期由濾床特性、原水水質、過濾速度等因素所決定。工作周期為12-24h。過濾器的產水流量決定于濾速(以m/h計),濾速相當于濾池負 荷。濾池負荷以單位過濾截面積上的過濾水量計,當進水濁度 連15度以下時,單層砂濾池的濾速為8-10m/h,雙層濾料池的濾速為10-14m/h,三層濾料池的濾速為紹-20m/h.
表示過濾設備運行的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有出水水質、截污容量和水頭損失。出水水質一 般以周期出水平均水質表示,例如用出水平均濁度表示;截污容量指過濾開始到過濾結束期 間單位體積濾料截留的污泥量,以克研(濾料)計;水頭損失通常是水通過濾層前后的壓 降,有時還將承托層及配水系統的水頭損失包含在內。
為了保證良好的反洗效果,濾料的膨脹率應保持適當。除垢劑生產廠家發現理想的膨脹率應該是使截留污物的那部分濾料完全膨脹展開,或下部大顆粒濾料開始浮起為宜。沖洗強度也要適當:因為沖洗強度過小時,下部砂層浮不起來;沖洗強度過大,則濾料之間碰撞幾率減少,清洗效果差,水耗增多,細砂也容易流失。
反洗水流的大小,可以用“反沖洗強度”來表達,通常按每秒內、每平方米過濾截面的反洗水量(L)來表示。除垢劑生產廠家發現在各種具體運行條件下,最適宜的反洗強度應通過實驗求得,因為它與濾料顆粒的粒徑、密度、層高以及水溫等許多因素有關。一般講,石英砂的反洗強度為15~18L/s·m2,無煙煤的反洗強度為10~12L/s·m2,反洗膨脹率為25%~50%,反洗時間為5~10min。
如果您想了解關于供水、凈水的問題,可以私信,留言,歡迎大家咨詢!